沉溺享乐要不得 光明日报 蔡 闯 1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要求党政机关购买公务用车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 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改革”,超编制、超标准配备的公务用车,违反规定接受的捐赠车辆或者配备的越野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的公务用车,由本级政府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收回和处理。 两天之内,两个文件,直指公车消费的顽症。 过把瘾就死——死掉的究竟是什么 公务用车在采购、使用、维修中的诸多问题,早为社会所诟病。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至2000亿元,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个别地方、个别领导哪怕挪用扶贫款也要放纵“屁股下面”,频频用豪车冲击良知和法律的底线。 公车消费、公务接待、公费出国等“三公”问题不时出现,极端享乐主义正在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蔓延。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预计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量将占全球的29%。有人称,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与此同时,一些过度追求消费的青年人不断大额度透支信用卡,负债累累,成为“卡奴”。 爱因斯坦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猪栏的理想”让一些人纵情声色,恣意挥霍,“过把瘾就死”。死掉的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思考。 《论语》说:“奢则不孙(逊)”,意指惯于奢侈的人就会“不逊”,不守规矩,恣意妄为。在社会转型期,每个人必须谨守道德底线,官员、学者更不可弃俭慕奢。 戒奢以俭 防微杜渐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他强调:“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必须认清的是,领导干部奉行极端享乐主义最为危险。古往今来,奢欲贪念与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往往是分不开的。而且,作为社会的先行者,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都起到示范作用,对周围人群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领导干部有没有隐私?官员及其亲属的衣食住行是小事吗?事实已经作出了回答。一段时间以来,在镜头前因名表、高价烟、茅台酒而“栽”掉的官员时时出现;个别人在网上的“炫富”行为,甚至引起公众对公益机构公信力的质疑。尽管在干部队伍中,这些只是个别现象,但其“破坏力”不可低估。享乐主义抬头,不仅浪费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引发重大社会问题,更腐蚀着社会的风气。李源潮同志指出,选好一个干部,造福一方百姓;选弱一个干部,耽误一方百姓;选错一个干部,害了一方百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在社会转型期,领导干部更要常怀律己之心,率先垂范,勤俭节约,防微杜渐。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