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编 委 会: 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主 编: 韩璐
副 主 编: 谭 芳 潘 瑜
曹 频
责任编辑: 王凤梅
摄影记者: 曹申星
美术编辑: 高春光
编 务: 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www.batvfd.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batvfd.com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2003年,当我第一次从前辈律师手中接过“上海市优秀青年律师”的奖状时,就曾暗暗地想:一定不能止步于前。未来,我还要成为优秀中年律师!因为在我看来,积极向上,追求卓越,这不仅仅关乎一个律师的荣耀,它更关乎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生态度。
自1995年开始执业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这20年,我和所有的法律人一样历经了、参与了中国法治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峰谷。我们豪迈过、困惑过并且依然执着。这20年,我也由一个青年律师,变成了一个中年律师,我一直小心地呵护着自己最初的理想,努力使自己的每一步,保持以积极的姿态向前迈进。这样在距离2003年的7年之后,2011年我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律师”,2013年我又获得了“全国优秀律师”的称号。
如果说在一个律师的职业生涯里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的话,我想首先是在职业的征途上必须用心地呵护我们的理想。我相信要造就一项伟大的事业,要成就一个人生的目标,没有一点理想主义怀揣在心中恐怕是不行的。毕竟从无到有,从崎岖到平坦,寻求之路上若不是心怀热诚,怎能坚持走到最后。
我们在2013年设立了事务所的微信,我们的微信签名是:一个信仰用法律诠释美好的团队!是的,与少年时代对律师光鲜的银幕形象的无比浪漫的想象相比,一个成熟的律师对于法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作为符合人性,弘扬美德,以合理及效率的方式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法治其宗旨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和谐美好地生存并发展。而让世界更美好,与我们从小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本质上是吻合的。那么,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怀揣着理想,一直走下去。因为有了这一份理想,才会孜孜以求,对待自己的每一个案件、每一个项目,就如同对待自己的作品,力求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做到没有遗憾;为了力求将诉讼代理更加透彻、精准地在庭上表达,我们很早就尝试将案例分析制作成脉络清晰的ppt。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次向法庭请求在我答辩的时候同时演示我的ppt时,还是遭到了下意识的抗拒。法官说:对不起,我们的电脑只能供你们阅看庭审记录,不能播放。我说没关系,我们自己带了! 法官又说:我们没有放映机,我说没关系,我们自己带了,只要一堵白色的墙!很幸运我发现一般法庭即使三面围了护墙板,总会遗留一面白色的墙。就这样,这种代理模式开始启动!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对于复杂案件,单单听律师的陈述,在短暂的庭审中难以让合议庭,特别是第一次接触案件的裁判者以清晰的判断。视觉和听觉同时作用,也使得律师的剖析更好地作用于法庭。也因为有了这一份理想,在职业的路上,才会始终坚持操守,不肯随波逐流,因为要走得更远更好。20年了,入行的时间不算太短了,作为一个律师,我清楚地知道我是喜欢这个职业,如同头顶着光环,我一直珍视它。
第二个呢,就是要以积极的姿态去拥抱这个世界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属于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每天面对这来不及分拣的各种信息。短短的10年间,技术革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都亲历了这种变化。有一种哲学理论认为:对上帝忠诚的唯一方式就是以开放的态度去拥抱新变化、新思维。就认识世界的角度而言,完全正确。有人说,法律是滞后的,所以法律人应当有足够的冷静。我认为法律相对于法律关系的产生可能相对滞后,但法律规则又必须紧随新型经济关系并为之提供契合的服务。同样,作为提供社会服务的律师群体,置身于时代变革的洪流之中,没有理由不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来面对这种变化。有太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改变。去年,作为浦东律师工作委员会的一员,我们协同协会举办了第六届陆家嘴法治论坛,聚焦的正是移动互联网与法律服务的关系。与会律师及嘉宾进行了热烈和精彩的讨论。最近,我们同样得知首家TESCO已经关停,而就在2014年,家乐福、沃尔玛在浙江省都有关停的情况,产业形态的不断变化,同样引发我们思考律师的法律服务的业态。仰望天空,脚踏实地应当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第三是责任与使命。如果30岁以前,我们更崇尚一种个人的奋斗,那么人到中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真实地感受到一种承上启下的责任。一份法律人对社会的责任。2009年,为了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我进入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学习。在开学典礼上,我对着下面坐着的几百名来自工商金融界的精英人士宣告:我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我要在你们这些个被尊称为社会精英的人中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当时,说完了,我自己都有一点不自信了。这种表达方式“太理想化了!太唐吉珂德了!”但是,没想到我说完后下面鸦雀无声,我甚至看到了一些人的眼中闪出的光芒。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读书期间,我做了两次演讲,每一次都以宣传法制为己任,我甚至安排了模拟法庭,让其他行业的同学们亲身感受到法律程序的严谨和魅力。没有人安排我这么做,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法律人的责任。2013年我们创立了我们公共微信———欧申私人律师。我们的微信不作律师个人事迹的宣传,不作律师事务所荣誉的宣讲,而是将目标设定在向更多的人进行法治宣传,我们以微信的语言介绍新实施的法律,特别是对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规则规定;我们对社会热点新闻及时发出法律人的声音,倡导理性观察和积极而非激进的评论态度。我们对社会新事物诸如电子红包、滴滴打车等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力图向社会展示法治美好的前景。从首例“胚胎案”到阿里的白皮书争议,从物联网时代的隐私保护到《立法法》的修订,从狼图腾引发对环保的信仰到莎士比亚戏剧隐含的契约精神,前后200多篇,无一不是律师们辛勤笔耕的结果。而我本人不仅要做创意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撰稿人。感谢这个时代,新技术使得我们有多种可能宣传及推动我们关于中国法治的理想。我毫不怀疑,只要有梦想并且付诸努力,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常常在一些场合,会听到有人说自己将青春都贡献给了自己的职业。我想了一下,倒认为我应该感谢“律师”这个职业。首先,律师的职业凝练了我的理性,它使原本纯粹的文艺情怀在理性的锤炼之下,逐渐转化成一种社会的大情怀,由小见大,并且变得更加松弛有张;其次,职业生涯中所遭遇的每一个案件,每一个项目之生动,之复杂,之有趣,无时不刻在召唤着我们的激情,这个职业的特性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如此富有“生趣”;再者,即使是面对法治路上的风风雨雨,但其每一次都能成为对一个法律人精神意志的考验。在是与非的明辨之下,只会使得我们更加相信:法治之下,世界更美。且由此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