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2日,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以云端会议的方式,在北京、青岛两地同步召开,通过互联网全程进行直播。上海市律师协会仲裁业务研究委员会张振安副主任以及韩正、刘宁等十余位委员通过互联网形式参会。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进一步提高仲裁公信力,实现仲裁高质量发展”,与会嘉宾和参会代表围绕“疫情对中国仲裁的挑战和应对”“互联网经济、互联网仲裁和裁决的执行”“商事调解与仲裁的协同发展”“仲裁机构的改革”“提高仲裁国际竞争力”“对仲裁的司法监督的新发展”等六大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律师协会仲裁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张振安表示,提升中国仲裁的国际竞争力有如下的发展阶段:一是让中国企业首先选中国的仲裁机构;二是让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签订的合同在中国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三是大力发展中国仲裁机构的国际仲裁案件,也就是两头在外的仲裁案件。建议按照双轨制修改我国仲裁法,基于示范法就涉外仲裁进行专门立法,适用临时仲裁,打破绝对的机构仲裁带来的弊端,从仲裁法与国际接轨,以满足国内仲裁和国际仲裁的需要。同时,就仲裁机构的非盈利性问题,建议将机构收费与仲裁员收费分开,与国际仲裁机构的做法接轨,机构才能做到真正非营利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我国仲裁员特别是国际仲裁员的收入,吸引仲裁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改变目前仲裁员以兼职为主存在的弊端,这样可以兼顾仲裁员的社会公益性和尊重专业价值,培养出优秀的仲裁员队伍,提高我国仲裁的国际竞争力。
韩正委员在“提高我国仲裁的国际竞争力”议题中做主题发言,从国际仲裁的主要类别、经济规模与影响力、国际仲裁的主要参与者、参与度与数据分布、中国参与者在国际仲裁中的角色、数据与影响力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度解析,并从国际仲裁人才的培养视角出发,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建立我国国际仲裁的参考信息基本库、建立“国际仲裁程序及技能标准体”及其基本培训模块、建立基于情景案例的沉浸式进阶培训模块、建立面向政府、行业和利益攸关者的国际仲裁通识培训模块。
刘宁委员撰写的《制度、技术、共联:线上仲裁机制建构的可能性三角——从新冠疫情对仲裁带来的挑战谈起》获得优秀论文三等奖,并应邀在“疫情对仲裁的挑战和应对”议题中做主题发言,从线上仲裁的概念及其在境内外的相关实践切入,从实然的角度分析了导致我国线上仲裁机制一直止步不前的几个重要原因,并从应然角度论述了未来我国应该如何围绕制度、技术以及仲裁机构与外部机构的内外部联动这三个方面来建构线上仲裁机制。刘宁委员指出,新冠疫情既是危机也是转机,仲裁机构因时而变,构建出更好的线上仲裁体系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