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编 委 会: 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主 编: 韩璐
副 主 编: 谭 芳 潘 瑜
曹 频
责任编辑: 王凤梅
摄影记者: 曹申星
美术编辑: 高春光
编 务: 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www.batvfd.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batvfd.com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总结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共谋新的一年的工作任务。大会也对2016年度律师行业的贡献奖和好新闻奖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司法局党委,向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过去的一年,全市广大律师在本届律协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秉承优良传统,发扬实干精神,自我加压,开拓创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总的来说,我感到有四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一是律师行业在实现自身良好发展的同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发挥进一步凸显。在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全市律师办理各类案件约19.2万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成,业务收入超亿元的律所达到29家,同比增长52.6%,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广大律师探索和完善的法律服务新方式和新机制,主动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积极开展建言献策,并在实现市区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的基础上,协助和支持市委宣传部、统战部等党委部门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
二是律师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执业权利保障更加有力。落实《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实施办法》、《关于建立律师工作联系机制的意见》文件要求,完善律师行业与本市政法部门间协作沟通的工作机制,并通过相关工作机制与市高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等部门加强联系,共同推进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措施落实到位。本市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工作也多次得到司法部的肯定。
三是律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律师队伍进一步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去年底,全市律师人数已超过2万,其中社会律师同比增长11.7%,公职律师818人,同比增长22.8%,几乎为同期全市律师增速的两倍,可以说本市在建设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四是信息化引擎进一步升级,辐射、拉动、倒逼作用不断凸显。律师行业信用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营,这是律师行业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提高律师工作管理效能、增强律师行业自律的重大探索和实践,在全国律师行业中属于首创。据我了解,目前该平台的日访问量达到2万人次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此基础上,又上线律师维权和投诉两个平台,打造了“律师APP”,为推动本市律师行业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此外,还成功举办了陆家嘴法治论坛、外滩金融法律论坛、北外滩法律论坛、滨江法治论坛等多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论坛。总的来说,本市律师队伍表现出一股奋发有为的干劲、闯劲,充分弘扬了律师行业的主旋律和正能量。
我借此机会,提三点想法与希望,与各位一起分享、交流和讨论:
一、在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律师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中,着力体现“认识高位”
当前,律师事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方面,律师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好,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今年全国两会,司法部部长张军同志接受采访时强调,律师是法官、检察官、警察的朋友,他们以自己的职业监督了司法行为,促进了司法公正,但同样也有个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问题。这段话很好地概括了当前律师的外部环境。早在全国律师工作会议上,孟建柱同志就提出了“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支持、相互监督、正当交往、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去年3月召开第九届全国律师代表大会,孟建柱同志又提出了律师要做“五个者”(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者、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者、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动者、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者、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促进者)的殷切希望。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意见》,以及本市政法五部门联合召开全市律师工作会议,印发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等四份文件。一系列的会议和文件,应该说党和国家对律师越来越重视,对律师在法治建设的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认可,律师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当然,推动律师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律师积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不仅有赖于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需要律师自身的努力,打铁也还需自身硬。应该说,当前全市律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信任和肯定,但仍有个别律师违法违规执业,对全市律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和行业声誉带来损害和影响,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律师执业的规范和管理,在全社会树立律师队伍依法执业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上海律师行业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但发展空间依然很大。这里有几组数据指标。从律师数量看,最近10年,本市律师年均保持10.1%的增速,截至2016年底,社会律师已突破2万。与38年前律师制度恢复之初时的16名相比,可以说队伍已经发展壮大。但从相对数量上看,目前本市每万人拥有律师数为8.5名(全国为2.2),而美国的这个数字是40名,英国24名,德国20名。从行业收入看,2015年我国法律服务业收入占全国GDP的比重为0.1%,这个数字英国是1.7%,美国是1.6%,同期上海的数字为0.5%,2016年提高到0.6%,在全国属较高水平,当然相较于法律服务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还有较大空间。从律师业务看,当前,律师辩护代理率偏低,诉讼案件律师代理的比例只有25%左右,上海的比例在全国算高的。在非诉方面,律师业务占比也不到一半,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从国际化角度看,目前本市律师事务所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7家,有的律师事务所在规模和实力上已具备拓展涉外法律服务、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目前境外律师事务所的在华办事机构中,有55.9%都设在上海。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海律师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但是发展空间很大,迫切需要我们按照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在律师座谈会上强调的“三个品牌”(职业品牌、专业品牌、国际品牌)以及“四个一批”(打造一批具有全行业龙头示范作用的优秀律师事务所;扶持一批能够与国际大型律师事务所相抗衡的国际化知名律师事务所;培养一批律师行业领军人才;认证一批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处理重大涉外纠纷、处置重大灾害、事故的律师行业国家队)上下工夫,不断增强律师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在全面凸显和积极履行律师社会责任中,着力体现“职业担当”
本月初,我应邀参加了首届中国律界公益榜的揭榜仪式,上海有27家律师事务所榜上有名。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与按照规模和创收等经济指标统计的律师行业排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度关注律师的社会属性和“公益指数”,成为关注点。我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过,律师职业的三个属性中,经济属性不是其本质属性。律师的价值不是体现在其创造了多少业务收入上,而是体现在为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上。在现代化进程中,各种职业的价值取向都会受到经济利益的冲击。然而,律师业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产业而存在,它还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任。律师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共同构成的本质属性,让律师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职业。广大律师应当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让律师行业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让律师事业获得长远的传承和发展。
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既关系到律师职业的个体,更关系到律师行业的全体。对于每一个律师和律所而言,要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技能、接地气的商业运营,还需要有仰望星空的高尚元素——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胡乔木同志曾写过一首称颂律师的诗,其中有这样一句:“你戴着荆棘的王冠而来,你握着正义的宝剑而来。”宝剑象征着律师的执业权利,而王冠则象征着律师的社会责任,而且是艰巨的责任。社会责任的担当应是一个行业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从新中国律师制度恢复至今,我们的律师行业从最初的势单力薄,经历了几代法律人筚路蓝缕,到现在在规模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在我们的行业发展日渐成熟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律师行业承担起更加重大而艰巨的社会责任,看到全市广大律师在奋勇担当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去年的滨江法治论坛,聚焦律师社会责任议题,运用主旨演讲和主题讨论,通过场内外共同联动对律师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进行了探讨,也反映了我们律师在律师责任这个问题上,认识已经在不断深化。我当时提出,律师责任应当是使命但当、价值取向和文化引领的高度融合。法律不仅是作为服务的工具,法律同时又是治国的工具。律师作为“师”,理应“传道授业解惑”。律师,不论是作为一种职业,还是作为一种行业,或是作为一种专业,更是作为一个群体,作为社会的法律工作者,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命于危难忧烦之际,效力于是非曲直之间,为正义而奔走,为社会尽责任。律师履行社会责任的点有很多,比如,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推进科学立法,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提高本市党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依托平台,积极参与社会多元共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参与各种面向特定区域的以及面向特殊群体的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等等,这里我不再一一展开。总之,借用苏东坡的三句话,希望上海广大律师,“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共同为社会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三、在凝聚力量和不断加强律师队伍建设中,着力体现“文化引领”
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在这里,我向各位提出了一个问题:上海律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处于更高的发展起点上,靠什么来取胜?靠经济实力,靠管理理念,还是靠专业能力?当时我们的答案是,要用文化来统领,用鲜明的上海律师文化,来塑造队伍、凝聚队伍、发展队伍,让广大律师拥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欣喜地看到,一年来大家对律师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也做了不少探索和实践。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比较虚的一个概念,但是,文化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最终是一种自觉遵循和自觉养成。律师文化具有一般文化的普遍性,又具有依托律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同时,由于我们的律师执业领域存在诉讼和非诉讼,民事、商事、刑事和行政,国内和涉外等差异性,即使是相同执业领域的律师,也会因地域、年龄、性别等,呈现个体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导致了文化建设实践的途径和方式必然是多样的,但追根溯源整个行业文化建设,仍有一些基本的共同属性是必须遵循的。我认为,至少应该包含这么几个属性:一是法治属性。律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律师文化首先是一种法治文化,必须把法治属性贯穿于文化建设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律师树立忠于宪法和法律、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的共同法治理念、职业信仰和价值追求,共同担负起促进社会法治文明进步的责任。二是人文属性。加强律师行业文化建设要以促进律师个体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在人才培养、制度管理、家庭生活,还是法律服务和社会活动中,充分发挥“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功用,让广大律师有更多获得感,不断增强律师行业文化的融合力和感染力。三是历史属性。我们的律师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法治精神与信念的传承。上海是中国现代律师业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律师行业组织——上海律师公会成立于1912年,距今已有105年的历史。上海律师事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美德,为我们今天的律师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宝藏和坚实的基石。当然,我们也要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四是社会属性。一个职业的产生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一个行业的发展则是以其社会作用的发挥和社会责任的担当为根本前提。要以社会责任为文化引领,来塑造队伍、凝聚队伍、发展队伍,让广大律师拥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去年,我提出了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我感觉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既需要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构成的律师行业文化体系的制度体系设计,又需要通过改善环境、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培育精神等多维度提高广大律师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更需要把握律师行业文化建设的规律性,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扎实推进,让律师文化建设真正落地生根,这里,我觉得当前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上下工夫:一是聚焦行业核心文化生成与发展。以核心文化体现法治精神、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等,形成上海律师独树一帜的行为文化。二是聚焦律所团队文化的构建与传播。充分发挥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主体作用,着力培育形成上海本地的富有特色的建所理念和价值追求,打造品牌律所、精品律所。三是聚焦律师民本文化的培育与根植。打造和完善律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公益法律服务的各种平台和机制,强化律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律师行业文化建设关乎本市律师行业长远发展大计,希望本届律师协会认真筹划,深入研究,抓实抓好。也希望广大律师积极参与,因为你们是律师文化的建设者、参与者,最终也是受益者。
最后,希望本届律协理事会、监事会的全体同志和代表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勤勉履职,敢于担当,努力开创本市律师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