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编 委 会: 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主 编: 韩璐
副 主 编: 谭 芳 潘 瑜
曹 频
责任编辑: 王凤梅
摄影记者: 曹申星
美术编辑: 高春光
编 务: 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www.batvfd.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batvfd.com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1998年,一家主要从事涉外法律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诞生在中国上海。转眼近20年过去,通力以其创新能力、专业声誉、国际化视野及一体化运营等特色在律界独树一帜。
目前,通力共有30名合伙人、12名顾问、100多位业务律师和律师助理,总计200余名工作人员,在上海、北京、香港和伦敦设有办公机构。2015年通力创收超过2亿元人民币,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近30%,其律师人均创收及合伙人人均创收等指标持续位于中国律所前列。
通力给业界的印象是专业精深、稳健低调、执业律师梯队整齐。通力能够在不显山露水之中不疾不徐发展至今天,与其持续清晰的发展战略、不断优化的事务所制度、长期稳定的人才梯队以及注重分享强调团队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面对业界注重规模发展的主流趋势,通力始终坚持自身定位,不仅保持前进的步伐,还在前进的方向上走出了属于通力的特色。
战略定位:专业精品、百年品牌
通力很早就明确了“差异化”市场定位,坚持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提出“始终站在中国法律服务业的最前沿”的发展方向。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不断提高法律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是通力人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通力坚持“专业分工、团队合作”的业务发展模式,强调律师专业技能的深度和律师之间合作的粘度,进而达到专业质量的高度和服务领域的广度。将发展律师个体的专业技能和构筑事务所整体的平台效应有机统一,形成核心竞争力。
“要打造‘百年老店’,核心是优秀的人才和优质的服务,两者相辅相成。对于事务所规模大小、律师人数多寡我们并不在意,我们关注的是核心竞争力,就是如何将每一个专业领域做好做精做强。”通力创始合伙人俞卫锋说,“我们的每一个专业领域都要有质量、有特长、有创新,要在我们的每一个业务领域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进而在该领域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只要建立专业优势,不论事务所规模的大小,事务所平台必然有其竞争力和影响力。”目前,通力在资产管理、银行金融、资本市场、并购、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房地产、争议解决、合规、体育娱乐、破产重组、保险、医疗健康、TMT、资产证券化等核心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国际化视野,本土化服务”是通力人引以为豪的服务宗旨,通力将国际性广度与本土性深度很好地结合起来,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战略定位决定服务理念。作为一家商务律师事务所,帮助客户实现商业目标,进行法律风险与商业利益冲突的平衡是通力的职责所在。为了做好这方面的服务,通力始终要求自己的律师掌握最即时的法律变革和最前沿的信息知识,而这最能体现出法律变迁时代下中国律师的价值。
管理模式:平等相待、一体运作
对通力而言,规模和创收只是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之一。一方面,通力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高质量的专业法律服务, 以专业上的精湛水准,结合对客户商业需要的充分理解,同时坚持务实但又富有建设性的法律问题处理方法,以帮助客户实现其商业目标。另一方面,通力还实现了一体化管理模式,不仅要求律师的高度专业化,也将后台支持纳入专业化的范畴。在基层架构得到充实和完善的基础上才能更加沉着地迎接每一个挑战的到来,正因为通力始终坚持这样的管理理念,才能够将大小问题的解决都流程化、制度化、规范化,最终实现专业化的良性循环。
在通力,所有合伙人的办公室面积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区别,业务律师的办公室亦无二致,通力将四角最好的位置分别留给了客户和员工。此外,通力还打破了传统事务所“各自为政”的执业模式,坚持“专业化分工、团队化合作、一体化运营”的合伙机制, 追求事务所和合伙人长期利益,采用了Modified Lock-step的合伙人分配制度。
坚持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让通力能够有效整合全所律师的各类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粘度。
“作为合伙人,我们要有双重的身份。首先我们是‘被管理者’,要带头遵守规章制度,成为全所员工的表率。其次,我们才是“股东”和“管理者”,要把握事务所的发展方向并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通力创始合伙人韩炯总结道,“这两个角色都要做好,否则事务所内在的运营机制会出现问题或者方向会出现偏离。”
伴随“通力合作、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与理念,通力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律师培养与支持体系,包括培训体系、导师制度、职级管理、部门管理、导师管理、全口径工作时间管理、后台管理等。在此基础上,通力实现了完整的公司式的组织架构。从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合伙人会议,到作为执行机构的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的人事薪酬考评委员会、业务管理委员会,再到前台业务部门与后台支持部门。每一部门的律师以及工作人员都各司其职,保证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人才培养:稳扎稳打、建设梯队
律师事务所的竞争本质上是对律师人才的竞争。为了争取人才,通力四管齐下,十分注重从人才的储备、引入、培养和激励等四个方面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梯队的构建是从还没有拿到律师执照的律师进所的那一刻就开始的,前几年一定要安心把基本功练扎实,生活有后顾之忧的话专注力也会不够,所以我们首先要保证律师有相对稳定的收益,不用担心生存问题。”俞卫锋说道。
通力当前不仅是为数不多的几家起薪为每月2万元的律所,更是自2006年起就为律师提供无息购房贷款,还提供留学机会等福利,这些制度的设置都是为了保障律师的生活并提升职业技能。
此外,通力还会不时对律师进行考试,不是为了评定成绩好坏,而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强化工作观念和意识,固定工作方式.比如文字表述要明确严谨,字和标点都不能出错。通力希望律师的成长不是靠一次两次的培训课,而是要在大环境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将这些习惯化为律师的技能。
在俞卫锋看来,如果把律师工作看作万米跑的话,最开始的100米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跑步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就是说,律师的基本功要扎实,因为很多技能问题,尤其是工作习惯的缺陷,越早改正,成效越大,越迟发现,成本越高。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新入行律师的基础。”
通力用自己独特的魅力以及实力吸引了人才的加入,又用自己的责任感留住人才,因此拥有了一大批在同龄人中表现突出的专业人才,也因此连续多年获《亚洲法律杂志》等国际媒体评选的“最佳雇主”称号。
通力创始合伙人秦悦民语重心长地说:“每一位进入通力的律师,我们都视为未来合伙人培养,不管他将来是否在通力工作,我们都希望在通力的工作经历能够成为他成长路上值得回忆的宝贵经验,这是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
文化氛围:分享互助、合作共赢
事务所的文化氛围跟人的发展规律要匹配,如果把事务所看作是一个人才集合体的话,就要始终要去研究每个人才在不同阶段可能达到的高度及其所需要的外部环境。
通力就为全体员工营造了一个在专业领域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让不同层次的人才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不管是合伙人、顾问、业务律师、实习人员还是秘书、行政人员,都会根据其岗位和职责制定不同的选拔机制。通过制度化的职业培训、专业化的团队建设和明确的晋升路径规划,使员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晋升路径都非常明晰。在公正透明的成长环境中,员工能够更踏实地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通力自成立至今,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套完整的共享制度,让每位人才都能施展自身的能力,并尽量将团体的价值最大化地实现,凭借这一制度,通力营造出了“分享互助、合作共赢”的和谐文化氛围。
在这样的文化制度指引下,通力登上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新台阶:一直坚持每周的律师业务培训,由外部专家或本所的合伙人、资深律师进行业务培训或案件交流;根据业务需要,通力律师经常进行异地交流,实现经验共享、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通力建有自己的 know how 数据库,收录以往的经典案例、经办律师亲自总结的专业诀窍,形成了知识库的共享;在引入公募基金方面的另一支团队后,将事务所这方面的客户、资源和专业团队全部都交给了青年律师吕红,让其更加专注于公募基金领域的业务,打造精品专业团队的市场形象,同时,吕红也将自己在其他领域的客户交给事务所的其他相关团队……
像这样的事例在通力还有很多,高效的工作背后是客户共享、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文化理念指引下,律师们能够专注于自己最熟悉擅长的领域,集中力量做大事。
发展途径:稳中求进、舍大求强
通力一直秉承着一体化的执业模式,这样的模式使整个事务所凝聚成一个大集体,根据不同的客户的不同需求,随时组成规模恰当、专业对口的的工作团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在地域覆盖上,通力一直秉持审慎态度,除了在北京和香港开设分所外,还在伦敦设置了办事处,以求与欧洲市场对接。在进入这个成熟市场前,通力已经反复研究讨论并制定了战略计划,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和切入点。“如果盲目扩张,与已经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事务所竞争,是没有优势可言的,所以必须要事先确定好清晰的发展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成熟市场立足。”俞卫锋说道。
虽然通力的规模没有快速扩张,却可以承担“与之体型不相称”的大案,而且总能以出色的方式完成。并且,规模的稳定并不代表业务的静止,通力一直在自己现有的领域内不断细化并挖掘、发现新的市场。把“创新”当做企业文化之一的通力,在行业内做了许多中国第一的案例,对于这种无人涉及,甚至连法律框架都没有的新领域来说,涉足其中不但需要卓识的眼光,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但对通力来说,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和前景,而非眼前的蝇头小利。
俞卫锋认为,“大”只是可衡量的规模或总创收,但是事务所的生命力不在于“大”,而在于“强”。在他看来,通力并非大所而是强所。“通力不追求规模,虽然如果外界根据数据给予通力很高的评价我也很自豪,但是不能以这个指标为目的,事务所运营的核心问题还是在于,立所的根本理念以及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无论在规模化、专业化还是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通力给人最深的感受就是视野。通力一直秉持着国际化的视野,同时坚持本土化的服务,用人才发展的规律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放大到事务所的发展战略,甚至辐射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让它爆发出更大的能量。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百年老店”的梦想,通力已经走了近20年,未来的漫漫长路,我们将共同见证。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