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研究 >> 研究成果

“沟通、理解、携手、进步”

    日期:2010-05-10     作者: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

 

市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赴松江区开展“走进区县”活动综述

2010422日上午,市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赴松江区开展“走进区县”活动。

主持人:张志君        松江律师工作委员会               

傅伟军        松江律师工作委员会            副 主 任

主讲人:吴晨尧        市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      副 主 任

上海得勤律师事务所               

                  市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合 伙 人

曹志龙        市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          合 伙 人          

 

第一部分  主题发言阶段

吴晨尧律师、谭芳律师、曹志龙律师分别以“青年律师的引进和培养”、“从法官到律师的角色转换”、“青年律师如何确定执业发展定位”为题与松江广大青年律师作了交流互动。

一、青年律师的引进和培养

吴晨尧律师就“青年律师的引进和培养”做了主题发言。

吴律师指出,目前青年律师的生存压力较大,从留住人才、促进上海律师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有必要建立青年律师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对青年律师的关心、关怀问题,希望律所能从资金关怀、人文关怀、固定时限的业务培训等多方面着手,明确律所主体责任意识。要多样化青年律师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要多关注热点问题,青年律师自己也要增强对当前发生的热点法律问题的敏感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执业嗅觉,比如当前的房地产新政“国十条”的出台,就应该有足够的关注,从对这类的法律问题的关注出发,变心动为行动,藉此开展营销活动,促进自身业务发展。

律所间、律师间的交流问题,应该依托律师工作委员会的平台,促进律所之间、律师之间的经验交流。

针对松江本地的实际,吴律师指出,松江这几年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较快,律所、律师队伍也不断壮大,青年律师应该结合松江发展的实际来开展业务。松江是一块文化宝地,律师在文物保护领域、知识产权领域,都可以大有作为。律师队伍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应该多发挥自己的作用,结合松江发展、松江律师业发展的实际,多提意见,增强律师在政府决策中的影响力,参与松江法治建设。

二、从法官到律师的角色转换

谭芳律师结合自身先做法官后做律师的切身经验,以“从法官到律师的角色转换”为题从“法官欣赏的律师所具备的特征”和“从法官到律师的角色转换所带来的不同定位”两个角度做了主题发言。

(一)法官欣赏的律师所具备的特征

对这一点,谭律师从四个方面做了分析,指出一个法官眼中的“好律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一,尊重法庭,尊重法官

谭律师指出,一个律师出庭的仪容仪表、神态,如果能够做到彬彬有礼,不仅表现了一名律师对法庭的基本尊重,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律师、法官彼此间的信任。

对法官的尊重,则主要体现在对法官权威的尊重。具体而言,一是与法官之间就案件有不同意见时,一定不要在公开场合发生争吵甚至冲突,这会影响到法官对律师的信任。在法庭发言时,要以尊重的语气,恰当的表达方式,比如当要求法官或书记员注意某些问题时,用“相信合议庭或书记员一定已经注意到了某问题”要比用“请注意”更为得体和恰当。

第二,勤勉专业、尽职尽责

从一份诉状,法官就可以看到一名律师的基本素质 。这就要求律师从一些法律工作的准备细节入手,比如明确诉状起草的着重点,要注意使自己的诉状方便法官的阅览;要在诉状上明确自己的诉求重点,并根据法庭归纳的争议焦点作及时的补充,明确诉求的请求权基础,而不能一份诉求里面有不同的请求权基础。比如要注意证据清单的条理性,编著页码,形成目录。比如要注意法律引证的规范性,有的律师会在诉状后面,附上法条,附上其他法院的有利于己方的判决,虽然中国不是判例制国家,但这样的工作,明显会更有利于己方案件的处理。通过种种细节问题的适当处理,会使律师的勤勉专业、尽职尽责的形象跃然于法官的心目之中,也会使得案件的处理更为顺畅。

第三,条理清楚、语言简洁

一名“好律师”的表现,重点不在于法庭辩论,而在于法庭陈述。要使自己的陈述层层推理、事实清楚。法庭陈述不是照本宣科地宣读之前的诉状、代理词,而是应该将其中的重点、要点凝练陈述,以使合议庭主审法官之外的其他两名法官明晰案情。同时也要注意律师与法官都是法律人,法庭陈述不要对法官作法制宣传。

第四,配合法院、参与调解

 公平正义的实现和定纷止争的实现同样重要,诉讼不是实现这两点的唯一途径。有的律师年轻气盛,尤其认为自己有理的,法官提出调解时容易对法官产生防范抵触的态度,缺乏合作观念,甚至把自己摆到法官的对立面。诉讼目的在于实现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单纯的去打赢官司。从法律上赢得官司,未必对当事人最有利;有时即使赢得官司,也未必能有实际利益。

 法官欢迎能够参与调解案件的律师,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维系也是律师应该适度关注的问题,比如婚姻案件的当事人之间关系的维系。律师要有社会责任感,调解工作也是律师应尽的一种社会责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专业优势,积极地调解纠纷,做一些有原则的让步,这不仅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更加体现了一种律师的社会责任。

(二)从法官到律师的角色转换所带来的不同定位

第一,工作方式的转换,从被动裁判到主动服务

法院秉持不告不理的受案原则,决定着法官被动地居中裁判的工作方式,在案件审理中占主导地位,代表的是法律的权威。

但律师守株待兔是等不来案件的,需要主动出击,代表的是当事人的利益,因此必须具有服务意识。其中也就涉及到律师如何面对法律服务市场,开展营销、开拓案源的问题。谭律师结合自身的经验,谈到了从湖南来到上海后如何开展营销的经历,在工作方式上变被动为主动,从一次免费的美容活动策划、美容讲座开始,到免费为社区筹建舞蹈队,通过非直接的营销方式,同样也获得自己的许多客户源。在获得案源之后,再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获得当事人认同,不断地积累了人脉和经验。

第二,思维模式的转换,从保守型的评判模式到开放型的设计模式

作为法官,只需要给当事人一个裁判结果。但是作为律师,除了对一件事情作出评估,最重要的,还需要给当事人一个解决方案。评估的时候需要站在法官的视角,保持中立;但是解决方案的设计,却需要律师创新和多原化、开放型的思维。

    第三,追求方向的转变,从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

无论程序上如何追求公正,当事人最看重的是法官的裁判结果,因为结果意味着他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是否实现。虽然当事人的目的是在结果上,但是对律师的要求却贯穿于整个过程。因为过程体现着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工作历程,如果律师在整个办案过程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尽管结果不够理想,当事人也会对律师的工作过程感到满意。所以,律师在工作中尤其要注重细节,比如熟悉法院的运作机制、了解法官的决策过程,经常与当事人保持密切的联系,告知案件的审判流程,及时地传递法官的信息,从谈话到搜集证据都有详实的记录。

谭律师指出,律师要明确认识到律师与法官不是对立面,而是一个职业共同体。无论法官还是律师,都是以殊途同归的方式在共同推动着法制的进步,在每一个个案中实现着公平与正义。我国的经济已经腾飞,法制事业必将伴随着发展的步伐不断进步。捍卫法律尊严的这条道路虽然艰难,但是青年律师应当向前辈们学习,始终坚持对法律的信仰,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推动中国法治的进步。

三、青年律师如何确定执业发展定位

曹志龙律师的主题发言从 “专业化的动态过程”、“青年律师如何走专业化之路”、“专业化的定位”等方面结合自身发展经验做了分析。

曹律师首先对自身的专业化过程作了简要回顾,他指出,随着客户的开拓和案源的积累,从2006年开始自己碰到了一些影响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因此越来越感觉到专业化的重要性:(1)时间和精力不够;(2)难以静心进行专业研究,无法做到精、高、尖;(3)难以成为某个专业的名律师、品牌律师;(4)难以代理大案件和复杂案件。经过三年多的专业化的努力,根据自身本科系中文专业做过教师、律所的客户特点及本身的性格特点,确定了以公司法律事务为主房地产事务为辅、诉讼为主非诉讼为辅的专业格局。

他认为,对于青年律师而言,专业化是大势所趋。这既符合青年律师的发展规律,也有利于青年律师的成长,有利于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拓,有利于中国律师参与国际竞争。

(一)专业化的动态过程

律师的专业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专业化需要在具备一定的条件后才能真正走向专业化。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青年律师一般会有1-3年的积累期。这三年律师需要提升自己的三大能力和三大素质。即:专业能力,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对律师文化洞悉的素质。青年律师应该注意律师执业规范,从细节入手提升专业技能,注意诉讼与非诉讼经验的积累,抓住每一个机会。没有“万金油”的经历难以成为专业律师。律师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行业,只有经历过数百个案件、修改或起草过数百份法律文书,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

2、要提高道德素质,对带教老师要怀有感恩之心,比如考验一个青年律师的基本问题就是你的第一个案件的报酬如何分配的问题。

3、要具有扎实的法律基本功和理论功底,熟悉常规的法律、法规,同时对于某一个或几个专业具有极大的兴趣。(1)自己选定专业之外的其他法律、法规必须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基础;(2)选择有兴趣的专业才能持久。

4、要在某一个或几个专业具有一定的客户、专业经验和法律积累。

5、需要自己所在律所具有专业化、团队化执业风格和文化导向。

6、需要具有一定的交流能力、研究能力,积极参加律协及其他单位组织的各种活动、研讨。

(二)青年律师如何走专业化之路

青年律师要做把握自身发展的主体还是仅仅做被关注的客体?青年律师的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律所及自身的共同努力。青年律师不能只做思考的客体,应当积极成为思考的主体。要从改变自身做起,然后努力改变环境。

曹律师结合自身专业化过程的具体经历,指出青年律师如的专业化之路包括四个阶段:

前专业化阶段:在可能一到三年的“万金油”律师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择自己的方向,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如可以从关注某一个或几个行业法律更新开始,可以从写专业论文开始,可以从参加自己喜欢专业的活动开始,可以从选择某方面的带教老师开始。

专业化初级阶段:做律师助理时主要做民商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很少涉及;2005年适逢新的《公司法》颁布,上海市国资委对下属多家企业进行改制,因此,2006年主要从事的就是公司法业务,诉讼和非诉讼业务基本上对半。因此从2006年基本确定了公司法业务为主、房地产业务为辅的专业格局。但这个阶段,由于案源等多方面的问题,顾问单位所有案件一般还都是自己做。

专业化中级阶段:专门从事某一个或两个专业服务。随着客户越来越多,此时就需要寻找合办律师。比如顾问单位的法律事务,有关于公司治理的、改制的、股权纠纷的,但是也包括劳动人事的、租赁的、人身伤害的,甚至刑事的、行政的,而客户就要求顾问律师经办。这时候主要是选择与其他律师合办,合办律师为主、自己为辅。

专业化高级阶段:成为品牌律师并拥有自己的团队;与其他团队之间相互协作;走在专业的前列。

(四)专业化的定位

专业化的过程是一个“悬思——苦索——顿悟”的过程。

第一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此,选择走专业化之路的青年律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认识自己”——律师可以选择哪些专业;“思考自己”——哪个专业适合我;“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专业律师;“忍受孤独”——坚守和拓展专业阵地;“培养团队”——培养合作律师与自己的团队。

曹律师在发言的最后指出,青年律师专业化的问题,实际上关键在于案源,要看到专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希望广大青年律师能够从提升自身能力出发,积极推进自己的专业化进程。

 

第二部分  互动交流阶段

在主题发言结束后,三位律师与松江的广大青年律师进行了互动交流。

有青年律师指出,对于吴晨尧律师提出的青年律师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设想,非常赞同,这一制度的经费问题,是否可以考虑从律协会费和律所利润中分别抽出一部分,作为支持培养青年律师的经费。对于律师职业认同感、归属感不足的问题,希望律协、律所能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关怀。对于律师的培训问题,认为律协的培训现在是专业化培训多,资深律师的成长经验、个人仪表形象等方面的讲座少,希望以后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吴晨尧律师就这些问题与在座的青年律师进行了交流。他指出,第一,对于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目前正在调研的过程之中,资金组织仍需多方协调。第二,对于律师培训的课程内容、形式等应该走多样化的道路,不能单纯依靠律协律师学院的培训,要借鉴不同的方法和经验,比如松江可以借助与华政相邻的优势,开展活动。第三,对带教老师要有感恩之心,对律师的关怀,除了律协层面外,律所应该有主体责任意识,组织丰富的活动,增强青年律师的行业归属感。

谭芳律师指出,青年律师要做“主动型”学习者,与同行业之间开展交流,与带教老师开展交流,比如可以成立学习小组、沙龙等开展交流,提升自我。

有青年律师指出,希望松江司法局能够多提供给青年律师一些机会。还希望律师能够走进社区,体现社会责任感。

吴律师就这些问题与在座的青年律师进行了交流。他指出,松江司法局、律师工作委员会已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青年律师不能“等、靠、要”,比如如果要进社区,首先要明确社区的法律服务需求是什么,然后进行分析,内部完成研究后,再通过律师工作委员会来开展活动。

律师工作委员会张志君主任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松江司法局、律师工作委员会2009年已经开展了推动区内全部律所、律师与村居委会结对活动,并让律师参加区政府接待日工作。2010年,将从完善松江律师期刊,评优制度化,搭建维权平台和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服务平台,开展松江律师沙龙活动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工作。这些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青年律师的参与和支持。

曹志龙律师指出,青年律师不要总是“被思考”、“被关注”,而应该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

 

第三部分  编者按

市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走进区县”活动通过深入上海市各区县律师工作委员会开展调研、交流的方式,旨在提高远离中心城区的青年律师素质,改善其学习、就业和生活环境,统筹兼顾好地区青年律师发展的差异性。该系列活动通过鼓励、邀请各区县的青年律师就职业发展、生活状况等各方面问题积极参与交流、互动,为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与青年律师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一方面,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可以与青年律师共同探讨这一群体在执业、展业、拓业中的瓶颈问题,倾听青年律师心声,为市律协、市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的工作重心和着力点提供参考;另一方面,许多优秀律师的参与,也可以与广大青年律师分享他们的执业、展业、拓业经验,为青年律师解疑答惑,为青年律师明确自身职业发展定位提供借鉴。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