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律协第一期“面对面”交流座谈会综述
主持人: 吴 坚律师 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
主讲人: 颜学海律师 第十五届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
张培鸿律师 第三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律师
计时俊律师 第三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律师
贾明军律师 第三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律师
第一部分 座谈会概要
一、做事先做人,专业铸成就
颜学海律师首先和与会青年律师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体会,他认为做事先做人。比如说,一个案件从诉讼角度可能是非常简单就能解决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问题就会变得非常复杂。而复杂就会衍生出一系列法律工作,就可能带来更可观的经济回报。此时就非常考验律师的人品,只有人品好,真正站在客观的角度,切实维护客户的利益,才能真正赢得客户的信赖。
谈到业务经验方面的体会,颜学海律师建议青年律师要从专业定位、复合背景及法律服务创新这三个角度下功夫。他希望青年律师要从现在开始就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找到一个特别的专业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不断努力,慢慢培养出自己的一种权威和地位。
主持人吴坚律师点评:颜学海律师刚才讲的话题让我很受启发,我想也会对大家有所启发。以诉讼为例,前辈律师已经在这个领域里占有了一席之地,而我们青年律师可能资历比较浅,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扬长避短,一定要创新,考虑以客户带动型或者以理论带动型等方法去开拓新业务,找到自己的专业定位。以我们事务所为例,我们便是客户带动型。我们本身有一批外国客户,他们对反垄断方面的问题比较关注,中国政府还没有颁布《反垄断法》之前,就开始委托我们做一些理论研究。《反垄断法》一经颁布,我们事务所已经培养了研究这方面理论的律师,可以立刻适应客户的需要。
二、用自信凿开梦想之路
张培鸿律师讲述了自己略带神奇色彩的刑辩之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娃成为一名上海刑事辩护律师的经历。整个过程有许多的因缘巧合,其中他与刑辩专家翟建律师的相识,仅15分钟的面谈就决定加盟翟建律师事务所,事务所新的办公室,地点正是张培鸿律师第一次来上海时看到的那座大楼。这些均让在座的青年律师感叹命运的神奇。
张培鸿律师用自己特别的人生经历告诉广大青年律师,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充满了变数和偶然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别人的经历,只有极其有限的参考价值,每个人必须选择自己的人生并且负责到底。
在谈到树立刑事辩护的专业方向时,张培鸿律师提到了自己对刑事案件重要性的看法:刑事案件关乎公民的自由甚至生命,一旦出现错误,将永远无法弥补。因此,当他决心从事刑事辩护后,便利用一切机会收集、接触与刑事理论和实践相关的话题、文章与案例,熟悉了刑法中的每一个条文,知道它的罪名、刑期与起刑点,还知道了每个罪名的特殊性以及前后渊源。他也从原先的纯粹知识性、策略性和技巧性的辩护,到后来渐渐发现了许多深藏在刑事诉讼背后的民主、自由和宪政等普世性的价值观。
他鼓励与会青年律师,尤其是立志于要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要对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都要有信心,对未来要充满希望,梦想才会实现。
主持人吴坚律师点评:张培鸿律师的发言非常精彩,张培鸿律师的经历也非常神奇。我个人认为:当青年律师一开始执业的时候,诉讼和非诉讼业务必须都要办理,是没有选择的。其实这也是为自己打好基础,让自己对诉讼和非诉讼业务领域都能有所了解。另外,我们希望张培鸿律师神奇的经历能够继续下去,能达到翟建律师这样的高度,那就更神奇了,我们期待这个神奇的继续。
三、不抛弃,不放弃“律师梦”
计时俊律师首先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从小就有律师梦想的他却在留学潮中远赴法国留学,但在艰苦的条件下无奈地选择了博士肄业。在国外创立公司、开设房产中介、餐馆和外贸公司,一系列从商的经历和磨难让计律师发现成功的道路不只一条,学习也并不一定要在学校,实践中学到的法律知识并不少于学校,而且他始终怀揣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的律师理想。回国之后,为了自己从小的律师梦想,他又重拾课本,开始发奋读书,不但通过了律考,还获得了复旦大学法律硕士学位。
谈到自己是如何做好律师时,计时俊律师提到:第一、要做到“诚以待人,严于律己”。摆正心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同时广交朋友,开拓案源。第二、不可过于计较个人得失,应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第三、明确人生目标,从一而终,立志用有限的法律知识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将助人作为人生的一大乐事。第四、强调团队合作,十分珍惜和大律师、名律师办案的机会。
从艰苦的留学生涯到通过不懈努力实现自己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律师梦想的心路历程恰恰践行了计时俊律师的人生格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乐在其中,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主持人吴坚律师点评:计时俊律师的成功之路其实与前面两位律师是有所不同的,他的区别在于他做过生意,他懂得吃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懂得营销。因为懂得营销对于律师的从业意义重大,我们在座的律师可以吸取他的经验,着重从细节,用勤劳和诚恳去打动、抓住、发掘客户。
四、将经历化为歌词,用实干做出品牌
贾明军律师十分巧妙地用五句歌词串连出了自己律师执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错了我也不悔过。”体现了他想成为律师的坚强决心。面对理想和现实存在着的巨大差异,贾律师不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抓住各种机会寻找案源。
“一路从泥泞走到那美景,习惯在签订合同中找勇气。”反应出了贾律师一开始执业的状态,起初只有咨询没有成案;开始成案,但收费可怜;所以只能将别人不想干的案件照样拿来做。
“晴雨难测,道路是脚步多。”真实写照了贾律师在律师执业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办完案件当事人不给钱;不懂管理,内忧外患;用不好媒体宣传惹麻烦。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历经磨砺,风雨过后,贾律师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团队,自己的专业律所,见到了胜利的彩虹。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和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这里面不仅仅是贾律师的乐观精神,更有着居安思危的未雨绸缪。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贾律师又有了新的目标,他将目光投向了引进人才、专业培训和进一步理论研究上,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开创更好的明天。
主持人吴坚律师点评:每个律师都有他成功的道理,每个律师都有自己的绝活,贾律师能用别具一格的歌唱和演说结合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他今天的成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也同时为广大青年律师提供了许多如何拓展案源的宝贵建议。
第二部分 现场提问
律师提问:青年律师可能欠缺营销技巧,如何寻找诉讼业务的案源?尤其是第一个案源。
张培鸿律师:我就简单讲两点,第一点就是诉讼业务是非常讲究回头客的。如果你法庭辩论的效果好,所有法庭旁听的人都是你潜在的客户。因为刑事案件前来旁听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来旁听学习的,另外一种就是来找律师的。因此,我一直很重视法庭辩论的效果。至于新律师刚起步没有机会怎么办呢?我的想法是可以去法律援助中心寻找机会。对于年轻律师来说,上海一个法律援助案件的补贴大约是1000元左右,我觉得基本维持一个一般的生活水平是完全可以的,而且能积累一定的经验。另外是诉讼业务特别要讲究一个技巧,比如很长时间没接到案件,突然一个咨询电话过来,你不要显得非常迫切地要接下这个案件,我觉得有这样的心态,往往是适得其反。相反大家应该对自己有自信,显得非常着急的话反而会失去机会。
贾明军律师:我想结合自身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认为不同的律师有不同的客户层。首先必须要给自己定位,明确你的从业目标,知道你的客户群在哪里。然后学会为自己包装。第一学会包装个人,你要有个人品牌,个人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是你律所的品牌。在个人品牌包装上我觉得要多下点功夫,并且要多看相关方面的文章。我相信我现在从婚姻法领域转到刑事法领域里去,三年之后我一定可以做的和现在一样出色。我为什么会有和张培鸿律师一样的自信呢?因为我觉得万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找到的话我觉得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律师提问:最困惑的是回头客的问题。无论案件做得是很成功,或者说是基本成功,还是和期望结果存在偏差。三类案件都没有回头客,该怎么办呢?
计时俊律师:回头客的前提,是要让客户能记住你。记住的方式有很多种,一种是案件办理得很成功,那客户就会记得你。一种是客户对你的人品很欣赏,你的人格魅力使他觉得可以和你交朋友,那他就会记得你。还有一种就是你案件办理得很糟糕。这三种情况,我们怎样让客户只看到前面两种情况,或者说把第三种情况化为第一种情况呢?关于深刻印象我的成功之道是只要你在庭上的思路很清晰,让书记员可以记下来,而且法官知道你在说什么,不用啰嗦,能用20分钟说完的话绝对不要说30分钟。这样不仅给客户,甚至可以给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于回头客,有一点我认为十分重要,每一个案子都要有个闪光点让当事人可以记住你,不要以成败论英雄。当然自己也要坚信会有回头客,如果自己都不相信,回头客当然就不会有了。
律师提问:去年刚从华政毕业,今年5月份才拿到律师实习证,在这个阶段,各位嘉宾能给些忠告吗?
计时俊律师:怎么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你目前要学的事情,你在书上学到的东西永远不是你司法实践里的东西。书本上学不到司法解释,学不到人情世故,所以我觉得你现在应该学习如何广交朋友,这个朋友可以是大律师,可以是小律师,可以是律师助理,可以是法官,可以是书记员。总之,我认为人脉很重要,现在一定要学的是首先如何培养自己的人脉,要注意这人脉不是别人的人脉,要是自己独特的人脉。
吴坚律师:第一我同意计律师的观点,华政这四年学校的学习给你的是一种熏陶,但仅仅是熏陶;给你的是一种法学氛围,那仅仅是氛围。落实到做律师的时候,律师业务不仅是理论,更是一种实务,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行业,一定要有实践经验。第二,找个好的律师事务所、好的平台。这样你在入门的时候就可以接触到大客户、大律师,一开始就可以积累比较高层次的经验。
同时律师界有个观点,我也比较赞同。就是青年律师要甘于做在一个所里被“剥削”最厉害的人,因为他就是今后最有机会“剥削”别人的人。这就好比“给和拿”的关系,给你的师傅,给你的律师事务所创造价值,给你的合伙人创造经济效益,到一定时候你也可以获得必然的回报。
律师提问:很多受薪律师一直面对这样一个困惑,在面对成为受薪还是提成律师这两条路道路时,是选择永远做受薪律师呢?还是去做提成律师?从一般提成律师到合伙人这其中的关键点在哪里呢?
张培鸿律师:我觉得这完全不是个问题,而是对自己的一个判断。如果觉得自己可以独挡一面了,那你可去选择去做提成律师,自己能力更强了,那你可以进一步去开律所。这就是一个判断的问题,没有一定之规的。你要尽快找到你喜欢的、擅长的东西,这个才是对你最重要的。
贾明军律师:第一个应该考虑的是你为什么要去当合伙人,如果你现在的这种盈利模式和生活状态比较好的话,我觉得当合伙人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如果是你事业发展的需要,比如因为律师事务所资源有限,作为提成律师就会受到很多限制,包括市场推广的模式、律所对你的态度等,而且你觉得这些制度可能影响了你的发展,你可以继续选择在这家律所晋升为合伙人,或者你可以另外去创办律师事务所。但如果创办了合伙事务所,你就要学会利益的相互谦让、利益的调解和忍受吃亏。我认为每个人均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及定位去做选择。
律师提问:在有机会与知名大律师合作办案的过程中,您发现他们有哪些共性的东西?
计时俊律师:我只看到过单个的大律师,没有看过所有的大律师。正如翟建律师说合格律师和优秀律师之间的区别就一点,好律师和一般律师的区别就一点点,这一点就体现在我母亲给我的三句话,第一就是要吃小亏占大便宜,不吃亏是占不到便宜的。第二就是讨饭要饿了讨,就是不要贸然地去找人合作,因为找对自己的合伙人也不是件易事。如果每个都很自我的话,那你们早晚是要分手的,我们看到太多的所,三年之后就解散了。第三就是百脚蜈蚣只走一条路,就是说你做一件事情你要专心致志。我自己体会就是要小案子办出大精神,哪怕是邻里之间的案件,你要看到里面悟出来的东西,人性的光芒或者是人性中自私的东西,都应该把他们抓住。既然小案子可以办出大精神了,那大案子就可以发出更多光辉了。我是认为这样就能把自己的业务慢慢扩展开来,能够提升自己的实力。
律师提问:作为一名女性律师如果要从事刑事辩护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男性律师相比的话有没有优势?或者说有哪些劣势?
张培鸿律师:我和翟建律师都认识许多优秀的女性刑事辩护律师,但我个人认为女性从事刑事辩护太辛苦了。
第三部分 编者按
每个优秀青年律师背后的成才、成长经历都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但他们却拥有许多共性的东西,包括对人生抱有的吃亏是福的奉献精神,追逐梦想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对律师事业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等等,这些闪光点正是他们年纪轻轻就能脱颖而出的成功之道,正是他们比普通青年律师多的“一点点”。市律协希望更多的青年律师能跨越这一点点,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从普通走向优秀。
为此,市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将举办一系列活动,由历届市律协评选出的优秀青年律师及其他外资所、国内律师事务所的优秀律师与本市广大青年律师进行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既包括发展经验及成长体会的分享,又有业务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全面提升上海青年律师队伍整体素质,相信上海律师业的未来定是百花齐放,显得格外的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