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国家素以高福利、高幸福指数享誉全球,一直令我心神向往。曾听友人说,在北国的瑞典,有一叫作隆德的地方,始终安坐于自己的静谧。于是,我便离开了车水马龙、高楼广厦的城市,踏上了这趟寻觅之旅,只为感受那小镇独具的恬适与安逸。
历经20余小时的旅途颠簸后,我终于到达了这一宁静美丽的地方。隆德,这座几乎不为尘世所扰的大学城,以其静谧,安宁,自由,冷静的姿态,帮助我成功脱离那熟稔的喧嚣城市,涤荡、温暖着我的内心。在这里,我并不需要担心自己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为只需轻轻一按快门,随手便是一张明信片。
隆德的街道是明快的,与中国宽敞的柏油路不同,隆德镇的中心路段多为天然形成的石块铺砌而成,路面不平整,石块也甚是不规则,但却别有一番滋味。不过,兴许正是这种路面,才能经历几百年历史的磨练,直至今日仍安静地躺在马路上,静等花开花落,闲观世间沧桑。小道两旁满是热烈盛开的花卉爬上色彩鲜明的欧式小房子,那是隆德居民的院落。小院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花草,既美化了城市,主人自己看着亦赏心悦目。大概这里的人们对于治安并没有担忧,院门白天都是开着的,不过,就算引来好奇顽皮的孩童,任由其在庭院中奔跑嬉戏、欢声笑语,想来也是一片欢愉的景象吧。
在隆德,很少见到选择驾驶私家轿车出行的人们,要打到一辆的士更是极为不易。年轻人常常会选择单车作为代步工具,穿梭于城市的小巷与车道;花甲古稀的老太太们会将自己装扮成最美丽的模样,充满生机地前行;小夫妻们,一人手牵儿女,一人手推婴儿车,在城市的街道上走走停停。当然,他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非公交车莫属。瑞典公交车非常准时,与既定的时刻表前后相差不会超过一分钟,如有误差,则以公交车站上的精确到分钟的电子显示牌为准。令我惊讶的是,下车或上车时,庞大的车身会自动倾斜,使车门更为接近地面,待开动时再恢复原状,这种人性化的设计不但让人们只需小迈一步便可轻松上车,更是为携带轮椅的乘客提供了便利。值得一提的是,车厢内还有专门为肥胖人士设计的大座椅以及专门停放婴儿车和轮椅的区域。平等、和气的特征在公交车上同样明显,司机会热情友好地向每一位乘客主动打招呼,配合着车内鲜明的红绿色调,很难不叫人产生愉悦的心情。
印象最深的是隆德的建筑。在瑞典,即便是沿街的建筑都很古老,随手一指甚至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建筑与建筑之间都完全不同,和国内的大同小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发展中,隆德保有自己的发展节奏,照自己的想法心无旁骛地前行。然而,相较于我们自己的城市,在飞速的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却迷失了自我。北京的四合院渐渐消失;上海的弄堂也开始减少,最纯粹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慢慢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高度雷同的高楼大厦。在追求高科技和各类现代设施的过程中,属于我们的城市记忆却慢慢变得模糊,传统的生活方式悄然变化,独特的人文情怀亦逐渐消失殆尽,实为可惜、可叹。
也许是因为瑞典中立的政治身份,让瑞典人民养成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做任何事情都看起来不紧不慢。街边最多的店就是酒吧、咖啡店,午后喝一杯咖啡或是啤酒,沐浴在阳光底下,同家人或是朋友谈天说地、话话家常,颇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觉。他们对于阳光似乎有一份执念,只要是艳阳天,定会见到三五成群的人们在草坪之上搭建起帐篷,铺一块野餐毯,或坐或卧地在一起静静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散时光。和这些人比起来,作为游客的我却缺少了一份淡定与从容,显得焦躁匆忙、不知所措。
隆德周边多的是海边、农田,很多家庭会在周末前往那些地方郊游。于是我也选择乘坐大巴前去感受一下乡间的气息。瑞典的晴空,称得上是天高云淡,天空永远是那般的碧蓝澄澈,不见滚滚烟尘。一路上满眼的绿色让人赏心悦目,放牧在草原上的牛羊悠闲自得。抵达目的地后,我首先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一幢神奇古老的建筑———stone house。据该导游介绍,整幢楼由巨大的石块砌成,历时6年左右才竣工。从外观看,整幢楼只有很小的几扇窗户,据悉,这楼专为防御外敌之用,窗户眼是为了射击敌人。进入屋内,结构夯实,虽然是座堡垒,但是厨房、卧室、会议室、洗手间、暖气、水井一应俱全,可谓是智慧的结晶。参观完stone house,我又来到了一片更大的草原,这片草原与海相连,景色甚是宜人。风吹草低,远处的牛羊低垂着脑袋咀嚼着新鲜的嫩草,好不自在。我沿着小路穿过草原,来到了草原与大海交接的地方,真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心情瞬时豁然开朗。阳光照耀下的海面,泛着金光,海天一色,远帆点点,风景如画里。海上时常会飞来一些白色海鸟悠闲地觅食,仿佛这里就是它们的,而它们也正属于这里。驻足海边,感受着阵阵海风,看着孩子们在错落有致的石群中奔跑穿梭、登高望远,在广阔的草原之上嘻戏打闹,肆无忌惮,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快乐的孩提时代,充满着无限的热情与活力,好希望时光就这般凝滞下去。
这次隆德之旅,让我真切感受了隆德人民悠闲简单的生活,缓慢而不浮躁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之于人生所拥有的一种与世无争的简单态度。就算是陌生人,他们也会详细解答你的每一问题,会亲自送你到你想去的地方。我被他们的友好与热情深深打动着,温暖与幸福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我在自己生长的城市中很难体会到的感觉,相反在这异国他乡却能频繁地感知。
于是,我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让我土生土长的城市变得如此冷漠?我周边的人们多为生活所累,为工作而奔波,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往往读出的是空洞、疲惫、倦怠、不安甚至是愤怒,总之,他们在追逐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过的一点也不幸福。也许,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瑞典较为完善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是本国居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比如说180元/日的低保标准,可选择的育儿假期,失业300天后派遣工作的政策,免费的教育资源,大量的补助基金等等一系列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这些对于提升人民幸福感确实有些许帮助,但是我想,瑞典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他们的民族精神方是造就快乐生活的根本原因
据我观察,瑞典人民主要拥有两大性格特征:守信与包容。何谓守信?在瑞典,无论是火车、游船还是公交车,都有明确的时刻表,精确到分,在乘客上车刷卡买票的时候,司机会密切关注时钟,只要时间一到,就会即刻启动发动机。反观中国,公交车没有绝对的时刻表,有时同一时间就会来两、三辆,有时却苦等多时也不来,大抵人人都有因公交脱班而愁眉深锁、焦躁不安的经历吧。何谓包容?在瑞典,如若公交车意外抛锚,公车不得不停止运行之时,全车人都会听从司机的指挥,拿起自己的随身物品,安安静静地离开车厢。试想同样的情景发生在中国,乘客们定会惊慌失措,抱怨声此起彼伏。
瑞典因地制宜的社保制度只能借鉴、不能全搬,因此,中国在福利政策的改革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却由我们每个人自我掌控。谁说,态度不能决定幸福的程度呢?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学会留有一块专属于自我的心灵圣地,乐观向上、与人为善,生活其实就是那么简单。●
(作者单位: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